2022年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百年与坚持思想汇报(2022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百年与坚持思想汇报(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百年与坚持思想汇报(2022年)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百年与坚持思想汇报3篇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百年与坚持思想汇报篇1

第三讲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第一节  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内涵及重要性

第二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第一节 党的指导思想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性

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行动指南,是党的旗帜和灵魂,是用以指导建党和党的行动的理论体系。

1 党的七大

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 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从党的七大到八大的11年的时间里,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反对内战,推翻了蒋家王朝的独裁统治;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使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发展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开创了中国革命历史新纪元。

2 文化大革命

错误地推行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脱离了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轨道,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3党的三中全会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积极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的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4国际共产主义的经验教训

中外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证明了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性。正如毛泽东所说:“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国际共产主义的经验教训苏联尔什维克党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大党。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地位,取得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但1990年7月在苏共28大通过的《苏联共产党章程》中,放弃了马列主义原理,取消了马列主义在全党中的指导地位,并声明“坚决放弃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垄断主义,公开声明其指导思想是 多元的,只把马列主义看作是多元思想理论基础中的一元,从而改变了党的指导思想,导致全党思想混乱,苏共丧失国家领导权,强大的国家联盟解体。

中外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证明了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性。正如毛泽东所说:“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第二节 马克思列宁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劳动 人民搞

革命、求解放、建设社会主义和奔向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唯物辨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列宁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与新的历史时代和俄国革命运动相结合,科学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少数国家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

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的光辉典范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的智慧的结晶.它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主要说明了毛泽东思想根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被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即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的、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其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条件。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和归宿。

第三节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一、共同的理论基础----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创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列宁捍卫、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他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俄国的实际情况,运用它解决了19世纪末20实际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俄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毛泽东在马列主义的指引下运用“实事求是”这一中国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解放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用朴实的语言诠释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时代内涵。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是一系列理论的创新总结和升华,他的思想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共同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普通规律的基础上,作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

列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形象生动地描绘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毛泽东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指出:“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

邓小平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江泽民同志立足于国情,展望未来,他强调指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

三、共同的政治利益---人民利益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列宁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灭眼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活动都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数以钱百万计的群众,——哪里有千百万人,哪里才是政治的起点”。

毛泽东告诫全党:“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
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
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
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邓小平同志认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江泽民提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四、共同的改造社会的途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人类改造社会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是主要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组成的,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处于永恒的运动发展中。

列宁十分重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他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毛泽东把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目的的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作为衡量一个政党作用大小的标准。

邓小平对生产力标准作了概括性总结,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即“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以江泽民为中心的第三代领导指出: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也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性措施。

生产力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还是马克思主义的捍卫者、继承人,都把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和途径。

五、共同的理论品格
——创新,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实践的理论,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即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在列宁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他强调: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

在领导整个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邓小平是彻底的辨证唯物论者,他一方面强调“老祖宗不能丢”另一方面,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世界和中国新的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一系列新的论断。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方针。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工程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实际、新阶段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百年与坚持思想汇报篇2

党的指导思想

【名词解释】 党的指导思想又称党的行动指南,是指导我们党全部活动的理论体系,是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

十八大党章载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

历史证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它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随后,又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社会主义的胜利。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又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验证明,只有这个理论才能真正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才能保证中国亿万人民完全实现民族振兴。实践证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切胜利,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取得的,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胜利。因此,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党都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以先进的科学的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1921年中共一大,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5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2002年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2012年中共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1]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百年与坚持思想汇报篇3



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 执笔人:人文学院董德福
任何一个政党的行动,都要受一定的思想、观点或理论的指导和支配。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党的指导思想又称党的行动指南,是指导我们党全部活动的理论体系,也是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列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党的七大又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十三大、特别是十四大的基础上,我党在十五大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每一位要求入党的同志,都要加深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认识,自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自己的行动。
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线索 鸦片战争以降,中华民族遇到了空前的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放眼看西方,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形成了学西方救中国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西方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们有坚船利炮,有强大的民族工业,他们试图通过造船、造枪、造炮,发展军事工业和民族工业来救中国,时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技”,其基本的理论是“中体西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使强大的北洋舰队与洋务救国梦同沉海底,表明此路不通。

第二阶段: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新型资产阶级认识到,西方的强大不在于有坚船利炮,而在于有一整套先进的政治制度,于是他们领导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运动,但维持了103天,伴随着谭嗣同等六君子上断头台,维新变法运动宣告失败。
第三阶段: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国民党人,仍然在政治制度层面谋求中国的出路,所不同的是,他们走了一条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又是失败的,只是挂了共和的招牌,骨子里与大清帝国没有什么两样,紧接着就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人们发现政治改良和政治革命都还不足以救中国。
第四阶段: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为代表的现代知识分子,领导了一场五四新文化运动,致力于思想文化启蒙,反传统,学西学,提倡白话文,试图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思想文化基础。当时,形形色色的西方思想学术流派纷纷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传入中国的,用毛泽东的话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知识分子一开始崇拜欧美文化,十月革命爆发后,苏联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赢得了中国人的好感,巴黎和会期间,西方国家互相勾结,不惜牺牲中国的利益,使得中国知识分子越来越看清西方国家的本质。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即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走社会主义道路,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呢?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必然通过自己的意识形态和统治思想,来保护其经济基础,巩固其统治地位,并自觉或不自觉地使之形成为一种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理所当然地要用工人阶级的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第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仅取决于它的阶级性,而
且取决于它的科学性和普遍适用性。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时代发展的总趋向和总规律,是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以及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方向道路等根本问题。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人类认识的最高科学成果。马克思主义的这个特性,决定了它必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不断地走向胜利,从而形成毛泽东思想。
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经验,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历史上一切先进思想的优秀成果,创立了无产阶级谋求解放的科学理论,即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列宁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依据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少数国家内取得胜利”的理论,解决了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一系列重大问题,并领导伟大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以农民为主要群众的、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里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开展共产主义运动的问题。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独立自主,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是我们立国、建国的一个根本方针。

毛泽东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他在革命战争年代不仅解决了什么是中国革命以及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而且提出了从思想建党的党建问题。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多次曲折,终于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取得了革命的成功。毛泽东同志对此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5页 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理论飞跃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局面和新成就,使我们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中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
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认为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立国之本。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要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以及先富、后富、共富的思想,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

8、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执政党的党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9、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上述九条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相互关联,不可分割,要掌握其完整体系和内在逻辑:第一条是思想基础,是这一理论的精髓,贯穿于全部。第二条是这一理论的前提和立论基点。第三、四、五、六、七条着重论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这一理论在党的路线上的集中表现。第八条专门论述了运用这一理论,实现党的路线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第九条讲“一国两制”,用这种方式来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些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部分。

当然,邓小平理论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与时俱进,丰富它的内容,提升它的境界。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和国际形势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给党执政和领导各项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无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必须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否则,将有脱离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危险。
2、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美国长期以来寻求单极世界,向多极世界挑战,多极化与单极化的对立日益明显,但世界多极化的呼声占据了主导地位。
3、多元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全球化时代各种思想文化融合、冲突相互交织,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地位受到挑战。
4、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遇到挫折。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出现严重的政治风波,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遇到很大的困难。

过去,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现在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过去是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现在已经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就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一个什么样的党带入21世纪,怎样领导人民在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切实加强党的建设,这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江泽民同志始终关注并思考的重大问题。
长期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必须思考以下几个重大的问题:一、89年中国的政治风波;
二、苏东剧变;
三、世界上一些老党、大党纷纷丢掉了政权;
四、法轮功的猖獗。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有重要的思想认识基础的。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过程
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时首次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2000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时强调:在迈向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党要解决好诸多复杂矛盾和困难,经受住新的考验和锻炼,把我们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江泽民同志指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001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就“三个代表”的理论性质和落实要求进一步作了阐述。他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对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更为全面的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十六大报告的灵魂。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把它作为党必须长
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是一个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是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第一,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文化,必然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创造物质的丰富和繁荣,就会给从事先进文化的生产者提供物质基础,为先进文化的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会引起先进文化的兴起。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无疑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也是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前提条件。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是一致的,人民的物质需要和民主权利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经济政治的发展程度。最终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增长。
第二,发展先进文化,将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身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一起抓,就是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规律制定的党的工作方针。实践还说明,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合格的公民,就必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些,都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第三,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产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七一”讲话再次强调,我们党始终都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除此之外,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党必须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个代表”作为统一的整体,概括了我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要求,它将统一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也将统一于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五、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方法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思想汇报 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百年与坚持思想汇报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百年与坚持思想汇报 党的百年历史思想汇报